首页» 宣传教育»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

辅德里——首部党章诞生地、平民女校旧址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建筑外立面上,一个个拱形门楣下悬挂着12块带有上海红色里弄名称的铭牌,包括树德里、渔阳里、广吉里等。这些镌刻着红色基因的名字,牵系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和早期发展的历史根脉。一座座石库门建筑,遍布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交织成久久回响的红色旋律,凝聚成汹涌澎湃的红色力量,融入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的血脉。
阅读正文
树德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新时代丛书社”所在地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建筑外立面上,一个个拱形门楣下悬挂着12块带有上海红色里弄名称的铭牌,包括树德里、渔阳里、广吉里等。这些镌刻着红色基因的名字,牵系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和早期发展的历史根脉。一座座石库门建筑,遍布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交织成久久回响的红色旋律,凝聚成汹涌澎湃的红色力量,融入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的血脉。
阅读正文
106年前的今天,《新青年》在上海创刊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决心从改造青年思想入手,改造中国社会,由此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阅读正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细数中共一大代表中的教师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主要依靠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就其社会成分而言均属于知识分子,他们代表着当时全国的50多名党员。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是大学教授,而13名中共一大代表中过半均为教师。
阅读正文
泰康里——中国共产党发起组领导成立的第一个工会的临时会所遗址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建筑外立面上,一个个拱形门楣下悬挂着12块带有上海红色里弄名称的铭牌,包括树德里、渔阳里、广吉里等。这些镌刻着红色基因的名字,牵系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和早期发展的历史根脉。一座座石库门建筑,遍布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交织成久久回响的红色旋律,凝聚成汹涌澎湃的红色力量,融入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的血脉。
阅读正文
扫码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