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 宣传教育» 社会教育

泰康里——中国共产党发起组领导成立的第一个工会的临时会所遗址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建筑外立面上,一个个拱形门楣下悬挂着12块带有上海红色里弄名称的铭牌,包括树德里、渔阳里、广吉里等。这些镌刻着红色基因的名字,牵系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和早期发展的历史根脉。一座座石库门建筑,遍布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交织成久久回响的红色旋律,凝聚成汹涌澎湃的红色力量,融入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的血脉。

第一期、第二期我们分别介绍了成裕里——又新印刷所,渔阳里——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国社会主义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今天,我们选取12块红色里弄铭牌中的泰康里,聊一聊上海机器工会在这里留下的红色记忆。

△ 泰康里铭牌

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老渔阳里2号成立后,采用创办通俗刊物、创建工人学校、建立工会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对工人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努力促使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8月15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了面向工人的《劳动界》周刊,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工人身边的事例,阐明了劳动者谋求解放必须进行社会革命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达到启发工人觉悟、推动工人运动的目的。

△ 《劳动界》周刊第一册,1920年8月15日,陈列于我馆基本陈列第三部分“早起组织 星火初燃”展柜

1920年10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工厂集中的沪西小沙渡试办工人半日学校,这是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第一所工人学校。为吸引更多的工人来学习,学校在当年年底一度改名为“上海工人游艺会”,增设留声机等设施,寓教于乐,向工人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

△ 工人半日学校旧址展板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委派李中到沪东筹建机器工会。1920年10月3日,上海机器工会筹备会在新渔阳里6号外国语学社召开,拟定了《上海机器工会简章》。70余名机器业工人到会,陈独秀、杨明斋、李汉俊、俞秀松、李启汉等以参观者身份出席会议。会后,上海机器工会租赁西门路泰康里41号(今自忠路顺昌路西南一带)作为临时会所。

△ 上海机器工会临时会所旧址展板

同年11月21日,上海机器工会在白克路207号上海公学(今凤阳路186号)召开成立大会,孙中山、陈独秀与上海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机器工会深受工人的拥护,从发起到成立,不到两个月已有会员270余人,并出版我国第一份工会刊物《机器工人》,还与北京、天津等地的机器工会建立联系。《共产党》月刊称机器工会是“办理得有精神有色彩的工会”。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后,上海机器工会停止活动。 

上海机器工会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领导成立的第一个工会,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中共党史、中国工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上海机器工会临时会所原建筑是一幢坐南朝北砖木结构的两层楼,目前已不复存在,所在地现为住宅小区。

2021年6月21日,在原西门路泰康里附近、毗邻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太平湖绿地,“新生的力量——上海机器工会纪念雕塑”正式落成。雕塑采用青铜锻造,作品中的6位工人形象或坐或站,其中坐着的一位工人拿着书本,边上放着长衫,寓意党的早期组织中的先进知识分子脱下长衫、到工人中去,向广大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与觉悟的工人一起,成立了上海机器工会。

如今,当你参观完中共一大纪念馆,不妨移步太平湖绿地的林荫小道上,在这组雕塑前驻足瞻仰,寻访百年前关于上海机器工会的红色记忆。

△ “新生的力量——上海机器工会纪念雕塑”

部分文字来源 | 上海黄浦、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整编 | 王锦旋

扫码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