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2024年8月26日,“红漫大别山——上海、六安红色文化文物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幕。
本次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指导,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中共一大纪念馆主办,六安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中心、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六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金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共同支持。
展览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郑明武,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精神文明办主任潘敏,中共六安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关传兵,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副主任强鹏程,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唐洪涛,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向义海共同揭幕。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他向来宾简要介绍展览的基本内容,表示希望以此次合作办展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上海、六安两地共同传承红色文化走深走实,打开两地红色文化宣传领域的新局面。
六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武在致辞中表示,“红漫大别山——上海、六安红色文化文物展”顺利开幕,是一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文化盛事,更是上海与六安深化对口合作、共促文化繁荣的生动实践。相信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加深和巩固两地人民的感情,激发出大家凝心聚力、奋发进取的豪情壮志,携手并肩,协力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对口合作示范样板,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阮竣主持开幕式。
仪式后,到场嘉宾共同参观了本次展览。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六安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从党的创立到新中国诞生,六安28年红旗不倒,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铸就了大别山精神。上海与六安,两地虽相隔千里,但红色基因却一脉相承。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出发,革命的星火迅速蔓延至大别山麓。黄浦江畔的缘起与淮水之滨的传承,共同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壮丽篇章。
本次展览以六安红色历史为主线,重点展现上海与六安之间革命思想传播和党组织建设的过程,深度回顾大别山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记忆,讲述一段波澜壮阔而又熠熠生辉的六安革命史,展现上海、六安两地星火相承之谊。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星火燎原”聚焦建党和大革命时期,介绍六安进步青年在上海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参与革命事业,将革命的火种带回家乡六安,在巍巍大别山掀起大革命风暴的历程。
第二部分“烽火征途”回顾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成立于六安的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18支师级以上红军部队,以及六安走出的108位开国将军,以真实红色记忆诠释“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
第三部分“铁血抗战”呈现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六安作为安徽省国共合作抗日的指挥中心、活动中心的历史,以上海等地进步人士来皖抗战,六安抗战志士奔赴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等处的珍贵回忆,揭示六安人民的不屈精神和爱国热情。
第四部分“决胜千里”围绕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六安军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展开,深刻总结大别山红旗不倒、刘邓大军千里跃进以及渡江战役等丰功伟绩,诠释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的胜利之本和红色基因。
本次展览主办方携手合作,精心梳理上海、六安两地红色遗产和文博机构珍藏,遴选60件珍贵文物史料。其中一部分系首次在上海亮相展览,包括刘伯承穿过的皮棉裤、许继慎烈士使用过的砚台等革命先辈的遗物。这些珍贵文物展品是无数共产党员、革命儿女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甘洒热血、奋斗到底的历史见证,它们生动形象地诉说着大别山百余年红色记忆,共同展现上海与六安之间源远流长的红色血脉。
本次展览继续着力探索革命文物主题展览形式上的创新突破。展览序厅以“大别山景”作为主设计元素,现场造景配合投影,动态呈现红旗漫卷、映山红遍布大别山的场景。二楼中心展区打造了多媒体沉浸式体验空间,打破传统空间束缚,以金寨县红军纪念堂为原型,设计建筑装置。空间内部放映电影《风雪大别山》,影片故事发生在1929年的老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区,讲述了两个家庭参加革命、随军长征、北上抗日最终迎来解放的革命斗争过程。结尾展区,设置互动查询装置,观众们可以触摸点击,详细了解十余位参加上海解放的六安籍将领和六安108位开国将军的热血生平和战斗历程。
此外,策展团队还专门从当年红二十五与红二十八军合编的地方——六安金寨县汤家汇镇豹迹岩村精心挑选了部分石材,这些来自大别山的山石,跨越山水,来到上海,被别致地运用到主题展头和氛围设计中,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大别山的独特气息。同时,展览还特意搜集展示了六安地区的军歌、民歌等素材,为广大观众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的多维观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