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 宣传教育» 社会教育

毛泽东家风丨一张英语单词卡,一代伟人求知心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8周年,中共一大纪念馆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联合主办“毛泽东家风”展。展览于2021年12月11日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展后,参观人数众多,观众反响热烈。

今天,让我们走进“毛泽东家风”展,了解一张英语单词卡片背后的故事,学习一代伟人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

毛泽东遗物中有多张英语单词卡片。“毛泽东家风”展中所陈列的这张上写着:“极端extreme、极端主义extremism、必然王国realm of necessity、自由王国realm of freedom、助教Assistant Professor”等词汇。这些单词卡片是由毛泽东的英文秘书写下的,以便于毛泽东晚年学习英语词汇和短句。

△ “毛泽东家风”展中所陈列的毛泽东学英语用的单词卡片

毛泽东1910年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英语”这门课程。这一年,他17岁。从1910年秋到1918年夏,毛泽东先后换了五所学校,这些学校都开设了英语课。大概因为他当时的精力主要放在研究国学和社会上,因此,他对英语重视不够,并未真正学好。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为了能直接看懂外文书刊,并为日后出国做准备,毛泽东又开始补习英文,但收效不大。此后,毛泽东在湖南创建党的早期组织,投身革命洪流,再也没有时间来补习英文了。但是,他心中一直怀有学好英语的愿望。

1936年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获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有条件来实现过去未能完成的心愿。工作之余,他除了研究哲学外,便继续学习英语。当时,延安不断有外国友人、记者、军事观察团来访,这种形势更加激发了毛泽东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他除了自学外,还利用外国记者采访之际向正宗的英语老师求教。因为好学,毛泽东的英语水平日益提高。

△ 毛泽东所著的《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这篇谈话里,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点

1946年8月,他接见了美国著名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中他第一次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当时,翻译把“纸老虎”这个词翻译成“Scare-crow”。毛泽东立即打断谈话,问斯特朗,“'Scare-crow'是什么东西?”斯特朗回答说:“那是扎成的人形,农民把它竖在田里吓唬乌鸦用的。”毛泽东听后,立即表示这样翻译不够确切。他说:“纸老虎并不是吓唬乌鸦的死东西。它是用来吓唬孩子的。它看起来像可怕的老虎,但实际上是硬纸板做成的,一受潮就会发软,一阵大雨就会把它冲掉。”接着毛泽东用英语说道:"Paper tigers.”当然,在严酷的战争环境里,毛泽东的英语学习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可能接受系统训练,达到专业水平。

△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所著的《毛泽东思想》(英文版)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萌发了学习英语的念头。虽然工作繁忙,但是已经年过花甲的毛泽东学习积极性极高,每天都坚持学习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英语。外出视察或开会时,他就利用坐火车、飞机、轮船的时间来学英语。旅途很辛苦,但毛泽东一学英语就忘记了疲劳。有一回,毛泽东乘坐的飞机已经降落十多分钟了,他还在聚精会神地学英语,全然没有注意到飞机已经着地。随行的摄影师见此情景,拿起相机按下了快门,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 1957年毛泽东在飞机上学习英语

毛泽东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英语,而且在党内提倡所有干部都要学好外语。1958年1月,他建议在自愿的原则下,中央和省市的负责同志学习一种外国语言,争取五到十年的时间内达到中等程度。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他又重申了这一建议。到了上世纪70年代,他还提倡60岁以下的同志学习英语。他曾诙谐地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

对于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来说,学习一门新的知识要比年轻人困难得多。但是,为了能直接阅读西方著作、报刊,为了能直接与外国朋友交流,毛泽东下决心要掌握一门外语。除了每天熟悉一些新单词外,他还通过查词典,阅读英文版的《人民中国》《北京周报》杂志、新华社的英文新闻稿和通讯、时事评论。他请英文秘书林克做英语老师,随时帮助他学习英语。

△ 1965年,毛泽东和斯特朗等外国朋友在上海锦江饭店

毛泽东的湖南口音重,学英语时有些单词发音不准,他就像小学生一样跟着林克反复地读,一点主席的架子也没有。他身边经常放着两本字典,一本是《世界汉英字典》(盛谷人编,世界书局1935年出版),一本是《英汉四用辞典》(詹文浒编,世界书局1939年出版),哪怕外出视察和开会都随身带着。遇到生疏的单词和短语,他就翻阅这两本字典,然后在书本空白处密密麻麻地记下来。看到主席如此发奋学习英语,考虑到他工作繁忙,林克就事先把毛泽东要学的内容浏览一遍,把他未学的单词先以卡片的形式抄下来,以方便毛泽东学习。

△ 观众用手机拍摄单词卡片

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毛泽东加大了学习量,他开始读《矛盾论》《实践论》《莫斯科会议宣言》的英译本,后来又学马列经典著作的英译本,如《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一些论述形式逻辑的文章的英译本。由于他比较熟悉这些文章和著作的内容,学习时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句型变化、句子结构以及英语词汇的形式变化上。在《共产党宣言》和《矛盾论》的英译本上,他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都做了详细批注。《矛盾论》的英译本他先后学习了三次,并在封皮的内页记下了三次阅读的时间:1956年5月10日开始读第一遍;1959年10月31日开始读第二遍;1961年10月9日开始读第三遍。毛泽东还说:“我学英语是为了研究语言,用英语同汉语来比较。”

△ 观众驻足,细细观看单词卡片

据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有一段时间每晚都学习英语,背诵单词。别人劝他休息时,他总是风趣地说:“看书是用眼,现在是用嘴巴,这样可以两种神经交替休息嘛!”1959年1月,一位外宾问他学英语的情况时,他说:“在一字一字地学。若问我问题,我勉强答得上几个字,我要订五年计划,自学五年英语,那时可以看点政治、经济、哲学方面的文章。现在学了一半,看书不容易,好像走路一样,到处碰石头,很麻烦。”其实这段话多少有点谦虚之意,通过努力,毛泽东完全达到了他要求中央和省市同志达到的那种“中等程度”,甚至更高一点。这对已经六七十岁的老人来说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几张薄薄的英语单词卡片,见证了一位世纪伟人不断探求新知的心路历程,见证了一代伟人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这对于子孙万代都是一种永恒的激励!

资料 |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整编 | 杨华青

扫码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