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1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恰逢“九一八”事变90周年纪念日。“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去看看中共一大纪念馆中与国防教育息息相关的文物吧!
△ 靖夷铜炮
说到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那一句“1840年6月,英国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可谓耳熟能详。当硝烟远去,静静站立在纪念馆中,看着这件“重量级”文物——重达601.5公斤的铜炮,真是无限唏嘘。
铜炮名为“靖夷”,讽刺的是,腐败的清政府“靖”不了“夷”。1842年7月,鸦片战争结束。生不逢时,铜炮右上方镌刻着它的“出生日期”,正是1842年7月。一百多年后,南京上海疏浚队海鲲船在南京附近疏浚长江时,从长江中捞获了它。一门武器,被沉入江中,没有上过战场,何异于一名战士出身未捷身先死?铜炮静默无声。正是那一年,清朝政府彻底向英国侵略者投降,签定了卖国的《南京条约》。中华的门户,从此豁然大开,闯进来的是一群又一群的豺狼。
面对列强侵略,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中国人一直在探索。19世纪60至90年代,一场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1865年,第一个大型近代企业,同时也是洋务派兴办的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上海建立。三年后,这里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机器动力木壳明轮兵船。
△ 1868年建造的中国第一艘机器动力木壳明轮兵船模型
然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一战,曾经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在黄海惨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九一八,这是让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史称“九一八事变”。这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同时也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日军旗插沈阳北大营
“九一八”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将国旗插到了中国的土地上。日军将沈阳的城墙作为战垒,排枪向中国军民射击。更在沈阳城门外,安置机枪,一旦进出城门的中国人回答略慢,就随时扫射。之后,日军的铁蹄踏碎了中华大地。从1931年到1945年,超过3500万同胞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细菌战……鲜血凝成“九一八”,镌刻着中华民族的切肤之痛。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的部队浴血死拼,最终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当时国内一些人的“恐日病”和抗日“亡国论”,极大地振奋了人心,增强了全国人民和各爱国武装力量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中,陈列着一张平型关大捷中缴获的日军地图。这张地图是日本关东军测量队根据我国地图调绘的山西怀安的十万分之一地形图。左侧是周恩来毛笔书写的“平型关战斗胜利品,周恩来二十六年十一月四日太原”。
△ 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中缴获的日军地图
14年抗日战争中,这片土地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牺牲赶走了侵略者,取得了伟大胜利。
警笛彻鸣时,勿忘国耻日。警报声中,不能忘的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悲壮,不敢忘的是吾辈当自强的警醒。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遥想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前赴后继的斗争史,更深切地体会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也是我馆“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的应有之义。
△中共一大纪念馆被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之际,我们要走好自己的路,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居安思危,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整编|毛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