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 宣传教育» 社会教育

三曾里——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遗址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建筑外立面上,一个个拱形门楣下悬挂着12块带有上海红色里弄名称的铭牌,包括树德里、渔阳里、广吉里等。这些镌刻着红色基因的名字,牵系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和早期发展的历史根脉。一座座石库门建筑,遍布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交织成久久回响的红色旋律,凝聚成汹涌澎湃的红色力量,融入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的血脉。

“红色里弄”系列的前五期,我们分别介绍了成裕里、渔阳里、泰康里、树德里、辅德里。今天,我们选取12块红色里弄铭牌中的三曾里,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中央局机关在上海的重要办公地。中共中央局机关在三曾里办公期间,为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方针,促进国共合作,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 三曾里铭牌

中共三大召开以后,党中央决定将中央局机关从广州迁回上海。1923年7月,中央执行委员王荷波受党中央委派到上海,在三曾里租下这幢房子,作为党中央机关的秘密办公场所。三曾里是上海典型的二层二底的石库门建筑,因弄堂内只有三户曾姓人家,三个门牌号,故名“三曾里”,整幢楼一共有八九间房屋。

△“三曾里”中央局机关办公地复原模型

7月至9月,中央局成员先后来到上海。毛泽东、杨开慧夫妇住楼下前厢房,蔡和森、向警予夫妇住楼下后厢房,罗章龙住楼上。党中央开会、办公均在楼上。为隐蔽起见,住在这里的“三户人家”对外称“王姓兄弟”,向警予是“户主”,门外挂“关捐行”招牌,以帮人填写外文表格到海关报税作为职业掩护。

△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序厅

当时身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的陈独秀虽然寓居渔阳里,但此处专门设有他的床位,开会晚了或有事不能回去就在这里留宿。王荷波住在公共租界同孚路(今石门一路),也常在这里。共产国际代表派人来此联系工作。党中央在此开会时,恽代英代表团中央也要来列席。三曾里3号俨然成为中共中央最高层领导决策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重要机关所在地。

△ 中央局成员在“三曾里”开会的场景,油画

住在三曾里的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罗章龙等人,每天都要阅读《新闻报》《申报》《民国日报》《密勒氏评论报》等多种中外报纸杂志,研讨国际国内的政治动向,草拟文件、决议,为《向导》等党报撰文,经常静思澄虑直至深夜。此外,中央局机关迁至闸北三曾里后,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和青年团上海地方委员会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建立了“国民党改组委员会”,首先在上海开展国共合作工作。1924年6月至7月间,毛泽东、杨开慧、蔡和森、向警予以及罗章龙先后搬离此处。

△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展厅

三曾里原建筑毁于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三曾里中央局机关遗址究竟在何处,长期是一个谜团。直到1970年,上海房管部门查到一张绘于1929年的房屋地形图,上面明确标示三曾里的所在位置。1977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任武雄前往武汉,拜访了中共三大中央局执行委员会会计的罗章龙。经罗老回忆,三曾里的详细情况最终得以确认,具体位置在今静安区临山路202-204号一带。

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沪北地区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物局,在三曾里遗址西南侧约百米处的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内设立“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三曾里遗址”纪念标志,铭刻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的光荣足迹。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三曾里遗址”纪念标志,漫画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位于静安区浙江北路118号,距三曾里遗址以南约2公里。纪念馆创办于1988年7月,展厅面积约670平方米。中心展区主题是“党史辉煌 永恒丰碑”,主要陈列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后中央局机关由广州迁至上海“三曾里”办公的史料。分中心展区主题是“红色历史 永恒记忆”,主要陈列中国共产党(在沪北)领导的一系列革命斗争相关红色史料。

△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外观

来源 |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光荣之城——上海红色纪念地》、《中国革命纪念馆概览》、新民晚报
整编 | 王锦旋

扫码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