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文物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今天,让我们跟随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张粟的声音,听珍贵文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首例断肢再植成功时使用的医疗器械背后的故事。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件藏品是1963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首例断肢再植成功时使用的医疗器械。它见证了一项由双手创造的关于“手”的医疗奇迹。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完成学业,蓄势待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却因为意外失去了右手,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六十年前,一名青年工人就经历着这样的痛苦与绝望。
1963年1月2日,第一天上班的上海机床厂青年工人王存柏,因操作不慎,右手腕关节以上一寸处被冲床完全切断,半小时后被同事用三轮车送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拿着王存柏的断手找到了骨科主任陈中伟医生。
在当时,常规的处理手段只能是丢掉断肢,清创包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安装一个假肢。但王存柏坚决不同意这样的方案,他苦苦哀求陈中伟医生,希望能帮帮他,帮他把断手接上。陈中伟心里百感交集,对工人阶级怀有深厚感情的他很明白,一名机床工人,怎么可以失去右手呢?!
王存柏并不知道他的要求意味着什么,但陈中伟医生很清楚,当时世界上还没有断肢再植成功的先例,他要的是一个奇迹。但他决定,如果有可能的话,就为这名年轻的工人,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医学领域创造一个奇迹。
断肢再植是非常精细复杂的手术。骨骼、肌腱、血管、神经等等,都要一一对准缝合。我们看到的这些医疗器械就是当时手术时所使用的:不锈钢接骨板和螺钉是固定桡骨用的;月钩形针头与医疗丝线是缝接神经用的。
在没有手术显微镜的条件下,血管的缝合是非常困难的。陈中伟和血管外科钱允庆医生决定,采用“套接法”,将两段血管的管墙之间塞进特制的套管,然后用线打结。钱允庆医生打电话到做过动物试验的第二军医大学,想向他们借几个套管,却没有找到合适大小的。动物试验所用的套管内径是4mm,而人体的血管内径只有2.5mm。时间紧迫,陈中伟等医务人员不得不考虑其他的替代品。这时,护士长宗英想到,她在给女儿扎辫子的时候,塑料发绳可以拉长、变细。于是,他们试着把最小一号的聚乙烯塑料发绳消毒、加温,把它拉细当做套管。这一尝试获得了成功。
经过医务人员数小时不懈的努力,4根主要血管全部接通吻合。右臂上端动脉的血管钳被松开后,当看到血流过去,苍白的断手又重新呈现出生命的红润时,手术室里响起了轻轻的欢呼声。第一次手术后,医生们又和王存柏一起闯过了肿胀关、休克关、感染关、坏死关,上海的医生们发挥集体智慧,历经坎坷,终于使断手再植成功。
半年以后,这只手不仅能拿筷子、握笔写字、打乒乓球,还能提6公斤的重物,成为全世界第一只真正意义上再植成功的断手。一年后,工人王存柏重返工作岗位,回到了他的机床旁边。
1963年8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该成果。周恩来总理获悉这一消息后,特地在上海接见了陈中伟医生和断肢再植医疗团队。这例手术,在1964年第20届罗马国际外科学会大会上被公认为“世界首例断肢再植”。1980年,在第一届国际手外科联合大会上,陈中伟医生被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对中国人民来说,世界首例断肢再植的成功绝不仅仅是中国医学界的骄傲,更是激励中华民族战胜任何困难的民族自信心的强大动力。
致广大而尽精微。正是怀着对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怀着对祖国医学事业的沉重使命,陈中伟医生领衔完成“世界首例断肢再植”,开创了“显微医学”领域,在世界医学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中国声音。一根根血管、一条条神经,医生们用肉眼做显微镜、用扎辫子的塑料绳做套管,他们用自己精细灵巧的双手,帮助无数断肢患者继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履不停。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希望我们都能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用勤劳灵巧的双手共同创造属于这个新时代的伟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