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深入,12月24日,中共一大纪念馆带着馆藏珍贵文物——秦鸿钧烈士使用过的柯达照相机走进上海市川沙中学。
在建党百年之际,川沙中学举行了第十一届爱国主义教育周活动,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本次文物进校园活动作为教育周的活动之一,让川沙中学师生感受到了别样的意义。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阮竣、川沙中学校长王珏、党总支书记徐永芳、副校长奚月挺以及高一、高二年级部分学生和学校友仁书院青年老师、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等参加了此次主题班会。活动由川沙中学校长王珏老师宣布开课。
川沙中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1942年蔡经纬先生创办的友仁中学。蔡先生是一名杰出的爱国志士,当年他掩护过多名地下党员,并一直为结识并和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共事而感到自豪,五个子女都是中共地下党员。此外,川沙中学老校长乔鼎人先生也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随后,在场师生一起观看了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片段,主持人朱玲奕老师介绍了电影的背后故事,告诉大家主角李侠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其原型之一就是中共地下情报人员——秦鸿钧烈士。
“烈士们生前忍受着孤独和误解,却用毕生精力、呕心沥血地传播着永不消逝的电波。他们在黎明前牺牲,但是他们悲壮激烈的革命精神却如黎明后的曙光,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照亮了中华大地。”活动中,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郭艺凡结合秦鸿钧烈士使用过的柯达照相机展开了宣讲。
中共一大纪念馆藏品保管专员张安可则介绍了文物如何征集、如何保管,还回答了同学们准备的问题,并指引同学们有序地观摩了文物。
活动最后,同学们分小组对秦鸿钧烈士的故事、文物观摩的心得进行了分享交流,并派代表分享组内交流成果。
此次活动创造性地将革命文物带进校园、带入课堂,充分发挥了革命文物在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着川沙中学的广大师生深刻领会建党百年的历史意义和重要作用,激励全校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扎实学习和工作。
这是中共一大纪念馆“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百件革命文物进课堂活动的第十三场,活动还将持续走入上海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这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上海依托校外活动联席会议机制,用好用活红色文物,推进馆校合作现场教学活动。
摄影 | 王芳芳
整编 | 王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