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 关于本馆» 一大动态

中共一大纪念馆调研团队赴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参观学习


近日,中共一大纪念馆事业发展部和信息管理部共赴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进行调研学习。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于2019年底启动改造工程,2022年8月9日起重新面向公众开放。在更新改造中,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充分考虑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增添了丰富的数字化互动内容,其中VR、AR、全息影像、8K大屏、5D数字化城市沙盘等数字化手段运用,为观众提供了硬核尖端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此次调研也为中共一大纪念馆“数字一大”元宇宙应用场景建设及“一大文创” “一大研学”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步入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圆形穹顶下悬挂着的巨大双面弧形LED显示系统,它以动态表演形式向现场参观民众展现了上海包罗万象的城市之美。据了解,这一360°数字环屏具有超薄防脱落、低噪音高承载、高速环形运动、全面升级显示视效等多重技术特点。

在 “人文之城”展厅中,调研团队在逼真精致的上海外滩街景及中共一大会址模型前驻足,拿起模型一旁配置的iPad,扫描AR互动二维码,技术的加持让参观者在外滩上空点燃烟花, 打开中共一大会址的门,点亮房内的灯。多样的数字化展现形式增强了参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走进三楼“创新之城”展厅,灰色调的展陈空间充满了科技感、未来感。中共一大纪念馆调研团队共同体验了裸眼3D全息影像和5D数字化沉浸式城市沙盘展示。其中数字化沙盘运用数字孪生理念,高度融合数字化城市展示与分析模拟功能,以巨大的内凹双曲面投影屏幕,纵贯三楼、四楼两个展层,构建了一个可交互的大型沉浸式混合现实场景。调研团队沉浸式地“漫游”在上海城市街区,进一步感受到了数字化应用的魅力。

据介绍,5D数字化沉浸式城市沙盘还是一个会生长的模型。其利用上海测绘院的数据模型进行重新建模,用最新的人工智能建模等先进技术,为6400平方公里的上海建设数字化的城市仿真模型,不仅可以观察城市的外观,更将打造城市的信息模型,将与建筑、城市有关的各种信息关联起来。伴随城市的生长,这座“数字孪生”之城也随之不断生长,未来将为城市规划方案比选、各类城市模拟分析等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前,中共一大纪念馆“数字一大”元宇宙应用场景已正式发布并面向全社会征集解决方案,数字空间构建、数字服务策划已相继展开。此次调研不仅在数字化互动设计上为“数字一大”项目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借鉴,也启发了项目组对于“数字一大”项目后续发展和应用的进一步思考。未来,中共一大纪念馆 “数字一大” 元宇宙应用场景将持续以中共一大会址及上海各红色遗址为基础,逐步构建数字世界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拓展红色纪念馆服务外延,成为面向未来讲述建党故事、彰显建党初心、诠释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殿堂。


在调研考察过程中,调研团队也看到不少小观众在数字化互动展项面前久久驻足,兴致盎然:在风力发电互动装置前,小观众努力转动手柄,带动风车转动,为一幢幢大楼供电;在VR眼镜体验区,小观众们通过VR技术“亲临”四个郊野公园,纵览其风光生态和特色景观。中共一大纪念馆所属“一大文创”和“一大研学”品牌正在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在研学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教育上的应用。目前,以“一大屏”和《开天·“一大”本》两大产品为核心的研学课程正在进一步开发中。此次调研也为数字化研学产品打开了思路,未来“一大文创”和“一大研学”将从数字化、科技化出发,推出更多寓教于乐的研学产品。

扫码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