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 关于本馆» 一大动态

百闻不如一“件” | 革命文物进课堂,燃起学生爱国情


近日,由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的“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活动在惠立学校、上海幼儿园和大同幼儿园开展,为学生们带来一场又一场生动而有意义的红色思政课。


惠立学校

2月21日,中共一大纪念馆馆藏珍贵文物——李白烈士家书来到浦东惠立学校,这是中共一大纪念馆百件文物藏品进课堂的第二十五场活动。

“为了避免家人担忧,李白烈士在家书中巧妙地掩饰自己被捕入狱的事实;在俊秀字迹的背后充满了李白对家人的柔情、对革命的执着……”活动中,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于美美给师生们讲述了李白烈士家书背后的故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共一大纪念馆藏品保管专员张安可邀请师生代表上台近距离观看李白烈士留下的家书,并详细介绍了书信中的一些细节,让同学们对眼前这件革命文物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受。

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树立起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惠立学校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拥有深切的爱国情怀和文化归属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思往,明开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上海幼儿园

2月22日,中共一大纪念馆馆藏珍贵文物——《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来到上海幼儿园,这是中共一大纪念馆百件文物藏品进课堂的第二十六场活动。

活动以“强身健体,我们一起来运动”为主题,旨在让师生与革命文物近距离接触,深刻领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体育思想,真正让革命文物成为“活”教材。活动由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钱佩红摇响上课铃声并宣布开课。

上午9点半,活动现场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伴随着国歌,在师生的注视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孩子和老师们还表演了球操、沪语童谣和绳操等节目,精气神十足。

“一百多年前,有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他青春年少、朝气蓬勃,并且钟爱体育运动。他自称“二十八画生”,把自己进行体育锻炼的思考体会撰写成文,发表在著名的《新青年》杂志上,也就是这本出版于1917年4月1日的《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活动中,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张粟向孩子们讲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

中共一大纪念馆藏品保管专员王欢欢则积极与孩子们互动,分享了纸质文物的保存方法,并引导孩子们近距离观看了文物。

徐汇区上海幼儿园一直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近年来编写了红色教育园本课程资源。此次革命文物进校园活动对孩子们影响深远,活动的仪式感和文物的近距离观看体验让孩子们从中得到丰富的精神滋养,也有利于他们养成运动习惯,增强身体素质,培养意志品质,努力成为会选择、能担当、敢超越的好孩子。



大同幼儿园

2月22日下午2时,中共一大纪念馆馆藏珍贵革命文物——1938年中文版《西行漫记》走进大同幼儿园,这是中共一大纪念馆百件文物藏品进课堂的第二十七场活动。

此次活动在大同幼儿园自编红色体操《红驹操》中拉开了帷幕。活动由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严奕摇响上课铃声并宣布开课。

“最重要的是,通过斯诺的讲述,许多人了解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了解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武装。世界上许多爱好和平、支援和同情中国人民的朋友,从书中得到鼓励,走进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行列。”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张粟动情地给小朋友们讲述了这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中共一大纪念馆藏品保管专员王欢欢则为小朋友们讲述了纸质文物的保护,并指引大家有序地近距离观看文物。

在《西行漫记》中,斯诺提到的牧师,即大同幼稚园第一任园长,素有“红色牧师”之称的中央特科人员董健吾。活动现场,师生们表演了根据园史改编的情景剧《不辞辗转护丹衷》,与会领导还共同启动了“小红驹讲园史故事”活动。

随后,双方互赠了一大纪念馆拓印玻璃画框和大同幼儿园校史读本《校园往事》。活动结束后,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园史主题陈列展《红色摇篮》。

“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活动将持续走入上海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截至目前有100家学校参与报名,活动报名通道持续开放。上汽乘用车荣威品牌全程护送文物藏品进校,新民晚报对活动进行全程报道。这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上海依托校外活动联席会议机制,用好用活红色文物,推进馆校合作的现场教学活动。

撰稿 | 王芳芳
摄影 | 王芳芳
整编 | 王芳芳

扫码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