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扎实推进红色文化走进校园、走上课堂,着力打造服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质服务平台,6月14日,中共一大纪念馆带着馆藏珍贵文物志愿军战士用炮弹壳制作的花瓶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百物进百校 百讲证百年——中共一大纪念馆百件文物藏品进课堂主题活动”。这是中共一大纪念馆百件文物藏品进课堂的第51场活动。
活动开始,上海中医药大学师生代表为大家带来话剧片段展演《誓言》。该剧以红医药箱作为主线,通过情景话剧的形式展现老一辈共产党员坚决贯彻党的中医政策和教育方针的决心、投身中医药事业心系人民健康的不变初心。上海中医药大学围绕“大思政课”建设,积极创办了红色教育主题团课话剧,这不仅是陶冶情操的文化艺术展演,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投入到朝鲜战场中,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前线的条件异常艰苦,但我们的战士不畏寒冷的天气、无惧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坚持在前线浴血奋战。战争无情,人有情,支撑着他们的正是保家卫国的信念,而他们的英雄事迹也深深地鼓舞了远在祖国的人民。”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专员苏顺顺为同学们讲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
“慰问团每次都会带去大批珍贵的物资和慰问品,如:印有‘祖国人民慰问团赠’‘赠给最可爱的人’等字样的茶缸、手绢、毛主席像章以及人民群众自制的各种物品。志愿军们每每见到慰问团的同志,就好像见到了久别亲人,大家拥抱在一起,眼含着热泪,久久说不出话来。”中共一大纪念馆藏品保管专员张安可为同学们详细介绍这件文物的同时,还介绍了中共一大纪念馆馆藏的韩德彩将军击落的F-86战机残骸制作的两双透明筷子及其他的赴朝慰问团礼品。
现场的同学们上台近距离观看了这件文物。
“百物进百校 百讲证百年”活动将持续走入上海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截至目前有100余家学校参与报名,活动报名通道持续开放。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实践,也是上海依托校外活动联席会议机制,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系统构建馆校全方位实践育人共同体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