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深入,2月25日下午,中共一大纪念馆带着馆藏珍贵文物——《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走进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这是中共一大纪念馆百件文物藏品进课堂的第二十八场活动。
此次活动通过馆校合作的方式,以“信物百年 精神传承 携手创未来”为主题,立足学校“健康第一 全面育人”文化,以小见大,讲述红色文物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见人、见物、见精神,培根铸魂,赓续红色基因。
黄浦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陈亮,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阮竣,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杨燕,五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施灿彬,五里街道社会发展办主任张树民,黄浦区人民政府督导室责任督学、特级校长杨荣,以及黄浦区教育局科室相关领导、卢湾教育学区、实小协作块各校校长和学校家长代表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俄国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1920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的机关刊物,对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迪和革命思潮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活动中,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张粟向同学们介绍了文物背后的故事。
中共一大纪念馆藏品保管专员王欢欢则介绍了《新青年》杂志的发展历程,并指引同学们近距离观摩了文物。
在此次课堂活动中,学生们还通过韵律操、排球、空竹、创意体育游戏等形式,集中展现了活泼开朗、爱运动的附小学子精神风貌。尤其当国家女排前主力二传手诸韵颖讲述女排精神,生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后,更是激励大家传承体育精神,投身体育运动,为实现强国梦而努力奋发!
“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活动将持续走入上海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截至目前有100余家学校参与报名,活动报名通道持续开放。上汽乘用车荣威品牌全程护送文物藏品进校,新民晚报对活动进行全程报道。这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上海依托校外活动联席会议机制,用好用活红色文物,推进馆校合作的现场教学活动。
撰稿 | 王芳芳
摄影 | 王芳芳
整编 | 王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