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委宣传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文明办、市文物局指导,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的“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活动自2021年10月25日启动以来,社会反响热烈,持续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2022年2月17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该活动第二批50件藏品发布会在上海中心大厦举行,宣布“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活动进入新阶段。
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潘敏公布第二批50件文物藏品目录。
市文旅局副局长、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发布活动宣传片。
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沙军发布参与活动的100家学校名单。
据了解,首批50件文物藏品主要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部分是党在创建活动、大革命洪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和斗争的重要历史见证物和烈士遗留物,第二批50件文物藏品则主要是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两批共100件文物藏品串联起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重要实物见证。
首批文物藏品全部来自原有的馆藏,而第二批发布的文物藏品一半以上是新征集的。如李汉俊女儿李声䭲的“批准入党通知书”、1966年聂荣臻元帅等与“两弹一星”功勋在核导弹试验成功后的合影、第一批援鄂抗疫医疗队的签名队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赵坚同志的荣誉证书、1997年香港回归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战士保存的纪念盘等。
第二批中还有一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如计划票证、通讯设备大哥大、收音机、电视机、手表、拍摄身份证的照相机等,这些东西现在还不能称为文物,但是它们见证了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越来越珍贵,越来越稀缺,也会成为重要的文物藏品。
“我们感叹历史变迁,惊叹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我们在100年前党的诞生地,远眺浦江对岸灯火辉煌的现代化中国,我们守着初心理想,传承红色火炬,展望着充满希望、无限美好的未来。此时此刻,在上海之巅,在党的第二个百年,我们将开启新的征程,继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我们的力量!”活动现场,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何依玲讲述了上海中心大厦模型背后的故事,这一模型由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赠予中共一大纪念馆。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学生在现场近距离有序观摩藏品。
在“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活动中,上汽乘用车荣威品牌全程护送文物藏品进校。此外,位于上海中心的“宝库1号”也正式加入“百物进百校”项目中,为进校园的文物藏品提供安全保管箱,新民晚报作为活动全程合作媒体,在活动现场以视频的方式展示了合作成果。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说,在“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活动中,我们创新方式方法、工作思路,注重仪式感,通过多媒体、沉浸式、馆校合作的模式将馆藏藏品带进校园,带入课堂。我们将进一步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故事呈现方式,使中共一大纪念馆的馆藏藏品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材料,成为青少年思政教育的大宝库,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撰稿 | 王芳芳
摄影 | 王芳芳
整编 | 毛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