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 关于本馆» 一大动态

百闻不如一“件” | 李白烈士家书走进上财北郊高中课堂


11月26日下午,“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百件革命文物进课堂活动带着李白烈士的家书走进了位于虹口区的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自10月25日该活动启动以来,中共一大纪念馆馆藏革命文物陆续走进了上海的大中小学,今天,李白烈士的17封家书来到了李白烈士最后居住、工作和被捕的虹口区的高中课堂,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爱国爱校之情与强国之志。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部主任兼周公馆管理部主任杨宇,北郊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陈雪斌、分管德育副校长茆颖萍、学生发展中心主任李伟、以及学校党课学习小组、学生会干部以及高二年级全体团员参加了此次主题班会活动。

活动由茆颖萍副校长敲响上课铃声,党员教师徐志宏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革命的曙光即将来临,然而胜利前的黎明最为黑暗,革命者们用无声的电波传递着重要的情报,虽有危险,却奋不顾身也要将消息传递出去。徐志宏老师耐心而又详细的叙述,让同学清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阶段,从成功走向更大成功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真切感悟到了传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重要时代意义。

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于美美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这一封封家书背后的感人故事,从李白烈士俊秀飘逸的字迹背后,读懂李白烈士对家人的柔情和对革命的执着。正如杜甫的那首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革命者在黑暗里探寻光明,心中也会牵挂家人,但革命者的理想信念只能舍小家为大家,为革命牺牲自己、牺牲小家。中共一大纪念馆藏品保管部张安可则为学生们介绍了文物流转、收藏和保护的过程,这也是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初心和使命,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薪火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最后,同学们走上前近距离观看文物,不同于在纪念馆的参观,通过老师、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的讲述,结合近在咫尺的文物,同学们沉浸式感受文物背后的故事和传递的精神力量。

中共一大纪念馆“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百件革命文物进课堂活动,将珍贵的革命文物直接转化为思政课的鲜活教具,将红色精神带出纪念馆,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内化于心,真正深入到更多青少年的心里。同时,活动以“菜单式”的方式提供给学校,扩大学校的选择权,覆盖全学段学生,而每场活动也同步配置礼兵和专车,在议程中特别安排礼兵护送文物进场以及文物开箱等环节,增强活动的仪式感,将课堂转化为革命文物的展示现场,打破常规单一馆校合作模式,提升馆校合作教育的“温度”。

摄影 | 王芳芳
整编 | 王芳芳

扫码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