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深入,1月17日下午,中共一大纪念馆带着馆藏珍贵文物——新四军向群众出具的借条走进上海市文来中学。
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王维刚,文来中学理事长仇忠海,闵行教育学院学科德育、闵行区思政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秦书珩,闵行区教育局普教一科郁婵娴,区历史学科教研员陈艳,文来中学校长黄健及其领导的行政团队、部分学生和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文来中学理事长仇忠海摇响上课铃声并宣布开课。
“在上海、太原、徐州等大城市接连失守后,使得国内‘必亡论’和‘速胜论’盛行。而能够对当时战局进行全面、系统、深刻论述的,是毛泽东。”活动伊始,该校历史老师王程程走入课堂,带领同学们打开高二年级上学期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梳理了第八单元的第23、24课,引出了在抗日战争阶段开展轰轰烈烈大生产运动的历史背景。
“可坐以待毙、听天由命从来都不是我们的风格。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中共中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解放区军民开展起了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便是对大生产的最好注解。”活动中,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梅艳结合文物展开宣讲,动情地讲述了这张借条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对眼前这件革命文物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共一大纪念馆藏品保管专员王欢欢则介绍了文物如何征集以及纸质文物如何保管,并指引同学们近距离观摩了文物。
课程的最后,学生们通过展示美国《时代周刊》杂志三张封面的变化来说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通过展示家里的粮票和购粮证来说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经济体制的变革;通过大凉山悬崖村的前后照片对比来凸显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
王程程老师最后总结道:“今天我们通过中共一大纪念馆展示的文物——新四军向群众出具借条,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的选择!通过小推车的历史图片,见证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的选择!再由同学们展示的各个方面,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这是中共一大纪念馆“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百件革命文物进课堂活动的第二十场,上汽乘用车荣威品牌全程护送文物进校。今后,活动还将持续走入上海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这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上海依托校外活动联席会议机制,用好用活红色文物,推进馆校合作的现场教学活动。
摄影 | 乔玮麟
整编 | 王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