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中共一大纪念馆首批“育才计划”拉开序幕,七名青年职工就此踏上新的征途,喜得良师解惑,幸与益友同行。在锻炼的这段时间中,他们不畏付出、勇敢前行,一个个项目从无到有,一幅幅蓝图由简到繁。知之,行之,思想碰撞的小小闪光,就这样在“育才计划”中开花结果。
本期为大家推送的是负责"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览"项目的陶渊骏。
最早得知“育才计划”名单中有我的名字,心里其实并不太吃惊。因为我的育才项目是“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览,而这一工作任务在此之前已经布置下来,对我而言已多多少少过了心理建设期,明白真正的压力不在于“育才计划”如何,而是这项工作本身对于今年全馆开局的重要性。
虽然入馆多年始终从事展览内容撰写,大小展览也参与不少,却从不敢说自己真正懂做展览,更不认为自己是个擅长讲故事的人。所以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此次伟大建党精神展不论是从知识范围的跨度、展览面积的体量、展陈方式的创新、乃至各方的协调沟通,对我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馆领导和带教导师尤其希望我在这个项目中发挥统筹作用,不光自己干,更要带着大家一起干。
△陶渊骏和带教老师
紧迫的时间如一道悬在头顶、持续下落的闸门,提醒我们已无退路,唯有背水一战。前期,我带领团队克服开局的各种不利条件,与时俱进、分秒必争对展陈大纲进行了四轮完善提升,并调动全员在一周内迅速积攒起200多页的文字稿。
中期,我一方面积极组织召开项目推进会,一方面主动观察和学习前辈、专家的办展思路,全身心投入重点展项的完善打磨上。最后冲刺阶段,我与设计团队加班加点连续工作近一个月,顶住巨大压力,稳扎稳打积极推进各方面内容落实。
好不容易做完特展,紧接着不到半个月又马上迎来了更大规模的全国巡展,我馆推出了组合套餐式的全国巡展模式,还特意设计了巡回展车这样颇富创意的金点子。而为了配合不同类型巡展,我也需针对性地改写和补充相应内容,光图文版面我就改写出三种类型,并反复发动团队成员参与校对修改,许多内容都是特展里所没有的,对大家也是一次重新梳理、深化、学习的过程。随着全国巡展的顺利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能看到这些内容,一方面深感欣慰,另一方面仍有待接受全国各地观众的检验,还需怀有一名维修技工的角色心理,做好随时可能出现的内容保障和调整工作。
“育才计划”让我在项目管理方面得到极大的锻炼,收获良多,最后感念犹深的还有三重感谢:首先要向馆领导集体对我的信任和培养表示感谢,把宝贵的育才名额交给我,也是对我入馆多年工作的充分鼓励和肯定。其次要向对我寄予厚望、始终严格要求我的带教导师张玉菡表示感谢,在这位亦师亦友的前辈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史学工作者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严谨负责的态度。最后要向在这一项目中付出颇多的同事和老师们表示感谢,让我铭记住了一个尽责而富有战斗力的团队模样,永远忘不了最后一天全体通宵布展到次日八点所缔造出的革命友谊。
△陶渊骏与其所在部门
事实上,整个项目走到今日对我也仍是一个再学习再回炉的过程,命题虽是育才出师,但其实只是阶段性地完成一个项目工作,而从业务功底来讲又怎敢夸口出师,未来或许“进进出出”也是常态,尤其是新一个百年的开启,有待学习掌握的不知凡几,需要去除心中杂念,更为专注。相信每次出发都是历练,每次历练也都是为了再出发。
撰稿 | 陶渊骏
摄影 | 王芳芳
整编 | 王芳芳 尚宗懿(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