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件” | 中共一大纪念馆珍藏革命文物首次走进幼儿园

为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深入,12月20日,中共一大纪念馆带着馆藏珍贵革命文物——1949年5月由华东军区司令部印制的《入城纪律》走进了市立幼儿园。这是该活动第一次走进幼儿园。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汤匀,上海市市立幼儿园园长赖丽芳以及幼儿园中大班的师生共同参与了此次主题活动。

上海市市立幼儿园的前身是华东保育院,由华东局于1948年在山东青州创办,她的红色基因是哺育一代又一代市立人成长的精神力量。市立园史馆作为浓缩版的“历史陈列馆”,里面有许多和华东保育院、华东局有关的珍贵文物。

在活动中,市立幼儿园的红色文物小小讲解员们用稚嫩的童声讲述着华保文物的故事,声情并茂地讲述点燃了在场所有师生心中的红色火种。

随后,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张欣怡为全体师生讲述了革命文物《入城纪律》背后的故事,并与孩子们互动,让市立的师生感受历史,拉近与历史之间的距离。

中共一大纪念馆藏品保管专员张安可则回答了小朋友们提出的关于文物保护的问题 ,并组织小朋友们有序观看了文物。

在华东局办公厅的领导下,邓六金、李静一等从戎马倥偬中过来的人承担了筹办保育院的光荣使命,肩负起了照顾革命后代的重任;华东军区司令部印制的《入城纪律》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的纪律意识。活动现场展示的文物,共同见证了一段段不平凡的历史,也让在座的每个人实现了与历史的相遇。

市立幼儿园始终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使“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实现深度融合。此次活动依托校外红色资源,让珍贵革命文物走进幼儿园,是教育形式的有效延伸,将红色基因教育融入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滋养师生的爱党爱国情怀。

这是中共一大纪念馆“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百件革命文物进课堂活动的第十二场,活动还将持续走入上海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这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上海依托校外活动联席会议机制,用好用活红色文物,推进馆校合作现场教学活动。

摄影 | 王芳芳
整编 | 王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