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轮疫情中,“一大人”不忘初心,处处奋战在战“疫”一线,同心同德同力同行,为上海战胜疫情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而努力。在这里,他们既分享自己难忘的经历,也记录身边看到的抗疫故事。他们看见,他们讲述,他们记录。这是“一大人”的责任与担当,更是“一大人”的忠诚与信仰。

本期为大家推送的是藏品保管部王长流的社区抗疫志愿服务记实。 

2022年3月,新冠疫情再次肆虐,上海这座国际性大都市因为新冠,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自从3月下旬居家办公后,我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到属地街道的党组织报道,申请做志愿者。

居家期间,除了正常的办公,就是在关注各种疫情报道的消息。每天听到小区志愿者在不停地呼叫居民拿物资,开展各种防疫工作的时候,我在心里不断嘀咕,怎么还没通知到我?等待了几天后,终于4月11日接到了居委会的通知,当天去居委黄书记那报到。于是,我立即戴好口罩,拿着一瓶消毒液就到指定报到处。可找到负责志愿工作的黄书记后,他在耐心给我介绍小区情况及志愿服务的内容后,当天却没有安排工作。让我第二天再正式上岗。虽然有些许失望,但再等一天还不算长。

当晚志愿者群就给我分配了任务,12日下午到小区做志愿服务。临近夜里,又接到通知,第二天一天上岗,协助小区做核酸。等待了这么久,终于上岗了。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报到处,看着那些先到的志愿者已经穿好了大白隔离服。看着他们熟练的样子,就知道已经是老志愿者了。我拿起一套大白志愿服,在他们的指导下,费了不少功夫终于穿好了。这是第一次穿这样的隔离服,虽然此前早有预期,穿着衣服会很闷很热,但当亲自套上去后,才真正体会到,穿这身衣服真不容易。还没干活汗就出来了。不久来了一位和我一样新报到的志愿者,穿着厚厚的衣服,被负责人劝回去,重新换薄点的衣服再过来,不然在酷热的太阳下肯定受不了。

穿着一身大白,戴好防护罩,来到太阳底下,脸上的汗水就顺着脸颊往下流,眼睛都睁不开。那一刻让我真正体会到那些逆行中的大白,他们整天穿梭在各个街道、小区,真的太不容易了。上午我负责跟着有经验的大白负责引导居民排队,虽然气温比较高,但还算能忍受。居民们也非常配合,在这种大的疫情面前,他们非常理解医务工作者,理解志愿者的工作。很多人经过的时候,会跟你说:“辛苦了,多保重!”每次听到这些,心里总感觉暖暖的。

由于要加快检测的进度,中午12点多就继续工作。中午的阳光可不像上午那么仁慈,穿上大白后,全身有种在火上烤的感觉,整个人似乎要窒息。特别想摘掉口罩、眼罩,可是上岗前伙伴们一再提醒,不要用手触摸脸、眼睛等。就这样,我跟着大家来到太阳底下,拿着登记表记录每个排队的居民,虽然事情不难,但是在33度的高温下,穿着两层防护服,确实相当的煎熬。看着年过花甲的黄书记拿着喇叭站在太阳底下,组织居民有序排队,我们年轻人没有理由退缩。彼时彼刻,真的是靠毅力在坚持。只有经历过,才真正理解那些医护人员脱下衣服,拧出一滩水的滋味。


新冠无情,人间有爱。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国人总是守望相助,总是迸发出人性的光芒。偌大的上海这段时间静下来,正是有那么多党员,那么多热心的市民不惧危险,挺身而出,让这座大都市安然度过最困难的日子。希望灾难迅速过去,正常的生活迅速到来。我希望自己能在关键的时候,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是志愿工作才刚刚开始就戛然而止。第二天本计划6点为居民搬运蔬菜。在闹铃声中醒来,看到的是居委会书记的通知,我们楼栋因为发现阳性病例,必须要终止志愿服务。虽然我不能出去,但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党员奋斗在小区的角角落落。上午,居委顾书记跟我说,你们小区出现阳性病例,你愿不愿意在本楼做志愿者,帮助发放药品,抗原检测剂,甚至帮忙搬运阳性房间的垃圾,我没有迟疑地接下了这份活。缓过神来,虽然有点害怕,但考虑到在这栋楼里,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就这样,我又兼职做起了楼道的志愿者,与楼组长共同处理本楼的抗疫工作。

虽然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坎坎坷坷,但是我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我也相信,在这条道路上同行的人会越来越多。

撰稿 | 王长流
整编 | 王芳芳

扫码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