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2022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
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
——2022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视察文昌航天发射场时发表的讲话
载人航天精神
冬日的戈壁滩深处,一望无垠、寒风凛冽;夏日的荒漠,每一粒沙子都蒸腾着热气;深夜的研究室灯火通明,装配车间马达轰鸣……在这里,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地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压力。
中国航天事业凝聚着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先辈昼夜攻关的心血,凝聚着成千上万科研人员长期默默的付出。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探索与伟大实践,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是由载人航天事业的高风险、高挑战历练而成的。火箭研制团队一次次克服极端天气状况、化解潜藏危机、解决科研难题,成功将飞船发射升空。1999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技术的重大突破。2003年,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 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
2022年6月5日,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也是中国人的第9次太空远征。
起步晚于世界先进国家30多年,中国航天人唯有“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才能抢占技术制高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年来,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一路追赶,然后超越,努力实践着“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要求。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将矢志不渝逐梦前行。
△“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的载人航天精神展区
策划 | 信息管理部
撰稿 | 白晨
摄影 | 王锦旋
整编 | 王锦旋